第八章神圣的黄河
一阵旋风吹过来,葫芦大娃的白发飘起,运起神力,化作天空的大鸟,拔地而起,向着黄河方向飞去。不多时,即将抵达黄河上空,从空中俯瞰,只见黄河如一条蜿蜒的丝带,在大地上肆意穿梭,错落的山峦与平原被河水滋润,焕发着勃勃生机,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凤奶奶的葫芦宝大娃果然是厉害,名不虚传,有本领得很!数千万年的光阴,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响起没一会的,耳边就闻听到了黄河奔涌咆哮的哗哗流水声。
可心不由的一阵兴奋,天光之下云遮雾障,崇山峻岭中一片辽阔地郁郁葱葱。飘飘摇摇的,从云雾的空中睁大眼睛去巡视这条河。可心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地理书上说,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是东方文明的最主要发源地。它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蜿蜒流长,呈“几”字形,以势不可挡之力流经广袤的原始地域,最后流入大海全长有五千多公里。由于中段流经黄土高原,河水中因此冲刷夹带了大量黄土泥沙,所以它又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因河水呈黄色所以称为黄河。可心不由得想起母亲曾讲过的黄河传说及十大怪故事。
母亲说早年间这世上一片蛮荒,神、佛、人、鬼、兽混杂,所以就无奇不有。磅礴汹涌地黄河沿岸的人们都说河里住着一条神龙,它主宰着天上的风、雨、雷、电和土地的旱涝丰收。所以,人们敬畏它,每年都会给它上供、烧香、叩头祭拜。用美酒、佳肴、瓜果、牲畜、金箔纸钱、甚至在大旱大涝年景还得送黄花闺女给它,以表示对它的臣服,期望得到它的佑护,以避免旱涝灾祸。
在黄河上行船,船老大都相信,如果坐船的人中有山东人,就能辟邪。传说在黄河的一些渡口和东北的一些地区,船老大为了保平安,在开船之前会问一下船上有没有山东人,如果没有山东人这船就一直不开,就等着山东人上船,要不然大家在过河的时候都会心惊胆战。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以前的千万年中,人们捕鱼打猎都依靠黄河生存,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有一天,黄河里钻进了一条非常凶猛的黄龙,黄龙卷走了许多黄河里的水,还劫走了山西的云彩,导致山西大旱三年,大地开裂,草木枯死,百姓无奈,只能背井离乡去逃难,渴死、饿死的尸骨一路不断。逃难的人群里有一对夫妻,丈夫李青,妻子叫秋桃,他们一路奔波来到山东黄河岸边,在此安定下来,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开荒种地,日子逐渐吃穿不愁。后来秋桃怀孕了,这一怀就是三年,直到第三年的二月二,孩子才出生。孩子出生那天,雷雨交加,大水淹没村子,但孩子落地后,雨停了,大水立即退去,庄稼也未受损。
李青看着皮肤黝黑的儿子,给他取名李黑。这李黑自幼就与众不同,腋下长有几片鱼鳞片,出生第一天会爬,第三天能走,还特别爱喝水,甚至能一口气喝干一缸水。村里的乡老惊奇,都认为他是黑龙转世。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着就传到了黄龙耳中,黄龙决定趁黑龙还未长大,去杀了他。
幼小的李黑预感到了危险,便托梦给乡亲们求助:二月二,我要和黄龙决战,请乡亲们支持我。黄河水中冒黄水时,就是黄龙在喘气,大家都赶紧扔石头和瓦片去砸它就行了。有了乡亲们的帮助,最终黑龙成功打败了危害一方的黄龙。
为此,黑龙承诺每年的二月二会回山东看望大家,还会保佑乘船的山东人平安。
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出生地建了龙王庙,这个村庄就取名龙王庙村。每年二月二乡亲们喜气洋洋的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赶大集,会热闹非凡的迎接他的归来。
突然,耳边听到葫芦大娃的声音:
“主人,注意啦,咱们开始降落!”
很快,葫芦宝大娃就带着可心和笨笨稳稳地落在黄河岸边一片绿意盎然的山坡上。河水潺潺,微风轻拂,花草摇曳,蜜蜂嗡嗡,一片芬芳的香气。仿佛在为这场奇妙的旅程送上轻柔动听的前奏。
三人围坐在一起,满心期待,笨笨好奇地张望着四周,猜测着女娲娘娘几时出现?会从哪个方向降临?想到此,笨笨不由的摩拳擦掌,有些坐不住了。葫芦大娃却静静观察着天色,感受着时间的流逝,说:
“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女娲娘娘要在月光下才能出现。主人渴了没有?咱们先吃点东西吧?”
一转身,就出现了四盘热气腾腾的菜肴和面饼,还有两碗粥。
“嘻嘻,你还真有两下子!”
笨笨用手抓了抓他的毛耳朵,喜不自禁。果然看见吃的,可心就听见笨笨的肚子里传出一阵咕咕的叫声。
“那就吃吧,真是没出息!”
可是笨笨还是有礼貌地先把筷子递给可心,看见自己的主人吃得差不多了,才开始大口的吃起来,最后来个一扫光。他知道葫芦宝大娃是神仙,而神仙只喝水、喝酒,是不食五谷杂粮的。
天色渐暗,繁星点点,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温柔地覆盖着大地山林。静谧的气氛中,突然一道五彩的光芒划破夜空,照亮了整个山坡。三人立即瞬间挺直了身子,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们知道,女娲娘娘就要来了。
光芒渐渐落下,一个身穿彩衣窈窕的身影显现,她漫步走向黄河岸边,合手抬头望向夜空,一轮明月当空,也许她正在祈祷着什么。
一场震撼人心的奇迹就要拉开帷幕,可心也合手而揖,默默在心里说出自己对人类祖先的祝福,满怀着敬畏和激动,准备见证这一史前无比神圣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