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中草药资源概况
一、地理生态环境
洪雅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岷江中游,东经 102.49°~104.30°,北纬 29.30°~30.16°,北接蒲江,东邻丹棱,南连乐山夹江、峨眉,西毗雅安雨城。
全县面积1948.43平方千米。青衣江流经境内,两岸以河流冲积平坝为主。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深丘、浅丘、台地、河谷。境内最低海拔高度417米,最高海拔高度3522米,比毗邻的峨眉山还高500多米。境内有国内最大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有104万亩,又为全国重点生态景区,为道教发源地,中国鸽子树“珙桐”在瓦屋山成片分布;有各种杜鹃花60多种,誉称世界杜鹃花王国。生态环境优良,年平均气温17℃左右,极高气温38.6℃,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洪雅瓦屋山降雨量最高达1490毫米,年日照时间1006小时,年无霜期307天。
洪雅县境内山峦纵横,丘陵起伏,地势呈西高东低。特别是洪雅瓦屋山和总岗山地形复杂,自然垂直带极为明显,植物种群繁多,溪流湍急,长久以来,人迹罕至,植被保护完好,在1200米以上基本无人居住区,生态结构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国内外学者曾多次对瓦屋山的动植物进行考查和采集。早在1913年,英国植物学家对瓦屋山进行考查和采集,回国后发表不少新物种,如瓦山栲、瓦山杜鹃、洪雅络石等。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教授曾多次上山采集植物标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亦多次到瓦屋山进行考查和动植物研究,如总岗山所产红花五味子的发现和研究。2014年洪雅又被国家列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县。
洪雅境内,有瓦屋山、总岗山、八面山、团宝山、玉屏山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历来是川产地道药材主产区。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均记载有道地产于瓦屋山著名药材,如瓦屋栲、瓦山兰、石菖蒲、川牛膝、川续断、川黄柏、川厚朴、川知母、川贝母、川大黄、金钗石斛等。在瓦屋山上还有世界驰名的捕食昆虫动物的植物——捕虫堇。
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境内有野生植物3500余种,其中被子植物约占世界总科数的60%以上,同时由于境内瓦屋山的特殊古地理环境所保留下的地球上残遗植物,如银杏、珙桐、串果藤、猫儿屎、桫椤等;一些寡种属植物,如野鸦椿、山桐子、水青树、刺楸、领春木、杜仲等,以及多种珍稀药用动物。
洪雅药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瓦屋山、总岗山的药用植物2100余种,分属于220多个科,960多属。有珍稀药用植物,如八角莲、延龄草、扇蕨、桃儿七、野黄连,五味子等。境内有鸟类近300种,兽类近50种,爬行动物近30种,两栖类15种,鱼类12种之多,有20多种国家级珍稀野生动物。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有10种之多,如大熊猫、牛羚、云豹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50种之多,如短尾猴、小熊猫、林麝等。
二、洪雅境内中草药资源
1.种类繁多、蕴藏量丰富,生产和开发潜力大。在2100余种植物中草药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150余种。如川芎、泽泻、川黄柏、大黄、川牛膝、川续断、川厚朴、五味子、川木香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品种有120余种,如通草、雪胆、朱砂连、草红藤、萆薢、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大辞典》收载品种近2000种之多,如一支箭、见血清、灵芝、排草、树人参等。
2.道地药材历史悠久,经济价值高,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而且是著名的川产药材基地。如雅连、川牛膝、川芎、天麻、川黄柏、川续断、川厚朴、石斛、甘松、川贝母、川泽泻、拳参等。特别是雅连,于2008年被国家定为地理标志保护品种。
三、洪雅中草药分布
(一)平坝区地带
该区带海拔400~500米,药用植物分布有泽泻、川芎、粉葛、葛根、益母草、金钱草、车前草、楮实子、半枝莲、半边莲、枳椇子、使君子、栀子、白茅根、桑椹、枇杷叶、薏苡仁、龙葵、佛手、盘龙参、陆英、橘皮、香附子等。
(二)低山区灌木林带
该地带500~1200米,本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潮湿、呈微酸性土壤。药用植物分布有绞股蓝、千里光、白英、仙茅、胡桃、紫金牛、杜仲、黄柏、玉叶金花、灵芝、茯苓、土茯苓、猪苓、雷丸、紫薇、朱砂连、瓜蒌、桫椤、佛手、败酱草、银杏、一支箭、见血清、半夏、薤白、石斛、小萹蓄、地锦草、女贞子、连钱草、满天星、谷精草、蚊母草、八角莲、石凤丹、白及、通泉草等。
(三)中山区常绿阔叶林带
该地带内药用植物以阔叶林为主,海拔1200~2000米,云雾多,日照短,气候潮湿,昼夜温差大。本区域分布大量蕨类植物,多种道地药材和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区均在该地段。药用植物分布有雅连、味连、野黄连、厚朴、川牛膝、川续断、见血清、滇白株、桂皮、五倍子、透骨草、狗脊、八角莲、木本远志、映山红、鸡血藤、藤梨根、覆盆子、天南星、竹根七、独活、通草、川木通、猴耳环、淫羊藿、八角、五味子、珙桐、黄精、玉竹、白部、马兜铃、党参、天麻、乌饭树、朱砂连、两面针、雪胆、峨参、升麻、鬼灯擎、重楼、九眼独活、老鹳草、通脱木等。
(四)亚高山区针阔叶混交林带
该地带,即混交针叶林和箭竹林地带,绝大多数地区为广阔的原始森林。海拔2000~2500米,气候寒冷,潮湿,终年云遮雾罩,无霜期短。由于海拔高度悬殊,地理地貌复杂,植被类型发生明显变化。药用植物分布有:点地梅、报春花、马先蒿、延龄草、瓦山栲、瓦山独蒜兰、天南星、赤芍、岩白菜、旌节花、捕虫堇、杜鹃兰、虾脊兰、山慈菇、竹根七、松萝、岩匙、龙胆地丁等。
(五)亚高山草甸区
该地区为少雨地带,海拔2500~3522米,由于受凉山气候和川藏高原气候影响,全年基本无夏天,气候寒冷,天气多变,是典型的高原性气候特点。高原植物明显增多。本区域药用植物分布有龙胆草、双肾草、佛手参、勺兰、人参果、秦艽、羌活、川贝母、独一味、掌叶大黄、珠芽蓼、拳参、马先蒿、刺参、垂头菊、紫草、丛覆、星状菊、狼毒、草麻黄、飞燕草、敦盛草、斑叶杓兰等。
四、中草药特点
种类繁多,蕴藏量丰富,生产和发展潜力大。在2100多种药用植物中,《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有150多种,如掌叶大黄、大蓟、山慈菇、川木通、川牛膝、木通、石菖蒲、厚朴、石斛、拳参、益母草、海金沙、黄连、雅连、黄柏、鹿衔草、矮地茶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的品种有近120种之多,如九眼独活、大菟丝子、萹蓄、山枝子、海桐皮、川银花、元宝草、见血清、老鹳草、白英、白花蛇舌草、石凤丹、石南藤、龙葵、紫花地丁、红毛三七、五味子(翼梗五味子)、佛手参、灵芝、芦竹根、苍耳草、三角天麻、鸡矢藤、官桂、岩白菜、竹节人参、川细辛、鱼腥草、枳椇、草红藤、夏枯草、峨参、海金沙、臭牡丹、萆薢、雪胆、白及、隔山撬、葎草等。
《中药大辞典》收载的品种有近2000种之多。目前当地药材部门收购经营的品种有150多种,药材收入已成为当地山区、特别是高寒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如雅连、黄连、川木通、川牛膝、川射干、川楝子、小通草、青荚叶、重楼、天南星、天麻、木香、木鳖子、火麻仁、石菖蒲、仙鹤草、瓜子金、杜仲、何首乌、佛手、金钱草、鱼腥草、厚朴、骨碎补、钩藤、秦皮、鹿衔草、淫羊藿等。
洪雅产中药材历史悠久,又是著名川产道地药材基地,如雅连、川牛膝、川黄柏、川厚朴、川续断、川木通、川射干、川佛手、川石斛、川紫菀、杜仲等,尤其是雅连,其质量和临床性效享誉国内外,2008年被国家确定为眉山市唯一地理标志保护品种。
五、中草药分类
(一)植物部分
瓦屋山区人迹罕至,植被保存完好。在1200米以上基本无人居住,生态结构几乎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瓦屋山、总岗山区域生长的药用植物有2100种之多,其中属国家法定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有30多种,如八角莲、延龄草、野黄连、一支箭、扇蕨、桃儿七、一面锣、珙桐等。
(二)动物部分
瓦屋山、总岗山、团宝山等,地形复杂,为亚高山地、温暖湿润,自然垂直带谱明显。原始森林植物种群繁多,溪流湍急,基本上没有人为的干扰。瓦屋山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给本区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条件。根据现有资料记载,瓦屋山有鸟类269种,兽类41种,爬行动物23种,两栖类13种,鱼类10多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瓦屋山区域有21种国家级野生动物,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6种,如大熊猫、牛羚、云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4种。如:短尾猴、猕猴、小熊猫、林麝、白腹锦鸡(鸢鸡)等。属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如毛冠鹿、果子狸、猪獾。
1.鸟类
山区的鸟类品种繁多,根据现场考察和资料记载有296种之多,隶属于14目,44科,如画眉、太阳鸟、八哥、白腹锦鸡、三趾鸦雀等。
2.兽类
瓦屋山现知兽类41种,隶属于6目18科。如云豹、短尾猴、长吻松鼠、竹鼠、斑羚、猕猴、果子狸、猪獾、林麝、毛冠鹿。
3.爬行类
有33种,隶属3目6科。如壁虎、平胸龟、乌龟、银环蛇、草游蛇、竹叶青、乌梢蛇、脆蛇等。
4.两栖类
瓦屋山区域有两栖类动物药13种,隶属2目7科。如:大鲵(娃娃鱼)、大凉疣螈(羌活鱼)、瓦山角蟾等。
5.水生动物类
青衣江支流周公河、炳灵以上为白沙河,已知水生动物有2目4科,如泥鳅、鳝鱼、鲢鱼、鳙鱼等。
(三)矿物部分
石膏:GYPSUM FIBROSUM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洪雅仅为矿点,资源量不清楚,矿体厚度薄、质量好,开发利用价值高。
芒硝:NATRII SULFAS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为大型矿床,已探明资源储量近亿吨,规模大、埋藏浅的特点。
石燕:FOSSILIA SPIRIFERIS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及近缘动物的化石。主要为碳酸钙,尚含少量磷酸及二氧化硅。
赤石脂:HALLOYSITUM RUBRUM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四水硅酸铝 Al4(Si4O10)(OH)8·4H2O]。
注:为保持地方用药特色,本书部分药用植物名称为当地老百姓习用名称。
洪雅县中草药调查研究课题组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传承工作室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