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饭桌之上好办事
- 懂的人都不说的社交心理学(书立方·心享悦读)
- 赵翔编著
- 2144字
- 2016-06-12 15:14:42
看过日本连续剧《深夜食堂》的朋友,都会被其中的一道道美食弄得垂涎三尺,更会被美食背后的人情味儿而倍觉感动。一道道温暖人心的菜肴,包含着一段段五味杂陈的人生。
多么复杂的经历,都能通过食道进入心灵,成为我们最美味的记忆。似乎每个人都是在看完以后,才恍然悟到一件早已知道的事情:吃很重要!
是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每日在吞吐之间的食物,其实与我们的感情最亲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与生俱来最基本的动力之一,便是生本能。而驱使我们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不就是大快朵颐吗?有社会心理学家对诸多情侣交往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增进两人关系的最佳方式,还是一同进餐。一对情侣伴着烛光,咀嚼着美食,谈论着浪漫,或许再小酌几杯,这一切听起来都让人羡慕不已。
当然,除了情人之间,我们的其他各种社交都离不开吃饭。
其实,与其说是单纯地吃吃喝喝,还不如说是借着吃饭来谈事儿。更重要的是,在饭桌上,我们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对方。比如最近出了一个新词“酒杯性格”,指的就是在饭桌上,通过一个人持杯的方式来窥探其性格。想想看,你在不经意间,就将对方的性格了然在心,这对未来的谈判多有利啊!
伦敦大学心理学家格伦·威尔逊教授,根据不同的持杯方式,把人分为几种:(一)搔首弄姿型。这种人一般比较大方、外露,他们喜欢把酒杯举到身体裸露的地方,比如脖子、手臂附近。而且,边喝还边同你目光交流。搔首弄姿者的意图十分明显,他们想引起你的关注,让你感兴趣。(二)流言蜚语型。有些人握着酒杯的上半部分,边说话边挥动着酒杯,可能还会把酒杯放在身下,凑过头来和你窃窃私语。这类人一般有固定的交际圈,很难轻易融入。(三)自我封闭型。他们要么牢牢抓着酒杯,仿佛怕人抢走,要么慢慢地喝,最后还要剩一些在杯底。这是一类比较羞涩、被动的人,一定要鼓励他们说话。(四)满不在乎型。
他们举着酒杯或直接拎着酒瓶四处招摇,仿佛在炫耀自己过人的酒量。这类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别人起冲突。
这酒杯虽小,却内涵颇丰。但如果对方执意不喝酒,岂不是无法察言观色了?别急,还有办法。与人对话时,好多人把重点放在语言上。固然语言很重要,但上饭桌后,两个人的关系不再是那么正式了,你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面来和他人交流。比如眼神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工具。
俗话说,眼能传神。一个人和你说话,要是他的眼神老是在游移,你通常会认为他有什么心事、隐情,或许太局促,或许在骗你。
相反,如果一个人和你说话时,不避讳你的眼光,这会让你很舒服。不过,你可别把这种眼神做得过分。如果你久久注视着对方,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别说对方会觉得别扭,就是你的眼睛也会不自在。那要怎么做才能做到适度呢?精于社交的人士会告诉你,初见的30秒钟非常关键,如果能做好,别人便会认同你。
而且还有个奇妙的小原则:面对面交流时,谁先把视线移开,谁就是胜者(这个原则有点像我们在后面说到的一个谈工资的原则)。
想想你乘坐公车或者坐地铁时,如果车厢太拥挤,你是怎么处理眼神的。一般来说,我们都会把眼神从人身上移开,或眺望窗外,或看着其他地方,总之就是回避别人的目光。这是因为我们感到陌生人的目光索然无味。想到这些,就能理解上面小原则的道理所在了。本来,两人四目相对,目光正在“对话”之中,可忽然你移开视线,对方会怎么想呢?要么觉得自己的话没营养,吊不起你的胃口,要么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要么以为你瞧不起他……总之,如果能巧用视线,便能很好地控制对方。
英国一家大学曾做过一个关于视线的研究。研究者请了互不相识的学生参与者共计10人。其中,一半为性格主动者,另一半为性格被动者。两种性格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两间大房间里,他们都被隔离开来,彼此无法交流。而两种性格不同的人被两两配对,坐在一块高达两米的大玻璃面前。一开始,他们只知道要跟对方进行交谈,但玻璃被覆盖着,并看不到对方。稍稍过后,玻璃忽然被拉开,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结果,研究者发现,率先移开视线的人,往往是性格主动的那些参与者。
运用好眼神这个小原则,可以在饭桌上牢牢驾驭对方,让自己占有主动权,即使是那些比较棘手的人士也可以。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脑袋里冒出一个郁闷的问题:要是对方都不理睬我,连饭桌都上不了怎么办啊?其实,即便在这里,也有社交心理的学问。
在商店里,虽然你还在思考这个月的预算是不是超出了,到底要不要买这件衣服的时候,一些手段高超的售货员早就识破了你的心思,她们可能会走上前来问你:“是喜欢这件样式新潮一点的呢,还是这件经典款的?”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售货员的话,她狡猾地跳开你要不要买衣服这个前提,让你直接进入选择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就跟着她的思路,告诉她自己的选择是什么。这一招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诱导心理前提”,这就是说,想让你去做A事件,就假定你已经选择要去做A事件;而问题只是在A事件中进行细化选择。
不知道这个小技巧能不能对你邀人吃饭有所启示呢?在邀人吃饭时,我们不是同样可以问诸如这样的话吗?“要吃中餐还是西餐?”“想吃广味呢,还是滇味?”
饭桌虽小,门道不少。好好利用吃饭的时间,足够你掌握、驾驭一个人了!
小TIP
上饭桌可不是为了简单的吃喝,更可从中窥探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同时,通过眼神和话语,也能让你拥有主动权,更好地操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