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朝圣者“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创作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文学朝圣者“谢拉皮翁兄弟”文学创作研究

赵晓彬 刘淼文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4.1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8 19:43:5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谢拉皮翁兄弟”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团体之一,其成员是20世纪20年代彼得格勒颇有才华的一群年轻人,他们的创作或大胆新颖,或成熟老练,文学作品很早就吸引了研究界的注意。“谢拉皮翁兄弟”是早期苏联文学的主要参与者,苏联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从文学渊源、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三部分梳理“谢拉皮翁兄弟”团体成立的缘由、成员组成、文学活动、创作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阐述扎米亚京、什克洛夫斯基、高尔基等著名作家、批评家对团体成员创作给予的重要影响,重点探讨该团体代表性成员,如卡维林、隆茨、弗谢伊万诺夫、费定、格鲁兹杰夫等作家、戏剧家、理论家的文学创作及批评内涵。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晓彬 刘淼文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小说充满魅力,不仅因为作者讲述了一个个迷人的故事,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而且在于其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对其他民族的作家有重要启发,值得系统研究。本书以阿克罗伊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16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其叙事艺术、创作主题和社会历史语境的深度关联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旨在探讨作者如何用不同的叙事来表征强烈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
    郭瑞萍文学27.9万字
  • 会员
    非洲英语流散文学可以分为本土流散文学、殖民流散文学和异邦流散文学三大谱系。本土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呈现为破碎的、不完整的状态,异邦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遭到严重的压制与扭曲,殖民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更多的殖民性和侵略性。这三大流散文学谱系中的主体性都必须进行重构。非洲英语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重构是恢复人的尊严的一种努力,是探索个人之路、民族之路、国家之路甚至是非洲之路的一种努力。
    袁俊卿文学20.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内首部王尔德童话研究方面的专著,概括了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过渡时期的童话特征,系统研究了王尔德童话的创作动因、主题、文学形象和叙事艺术。作者认为王尔德是西方童话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过程中的代表性童话作家,其作品体现了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分野,在西方童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王娜文学23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上篇是《诗经》通论,首先,从学术史、文化史、文学史的角度,考辨《诗经》的作者、时代、地域、结集、流传等基本问题,研读《诗经》的主要内容,审视《诗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论述《诗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成就,梳理了先秦至近代《诗经》研究的内容、特点和价值,重点分析了《诗经》的公案、谜案、悬案。其次,从地域文化和文学地理的视野,探讨了《诗经》“二南”与汉水流域文化的关系,以及《诗经》跨学科
    刘昌安 温勤能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鼎盛期(60年代)、晚期(70至80年代)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理论,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小说的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该书既是卡波特小说的学术研究专著,也是介绍卡波特其人其作的入门读物。
    杜芳文学16.7万字
  • 会员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
    诺布旺丹主编文学32.9万字
  • 会员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高楠 徐可超等文学25.7万字
  • 会员
    “讽喻”是欧美文学史上最具原创性、整体性和延续性的核心概念之一,至今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与研究。讽喻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彰显着欧美文学的文化底蕴、艺术创新和语言特征。本书系统考察讽喻传统的孕育与起源、发展与兴盛、衰落与复兴,细读《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鲁滨孙飘流记》《红字》《序曲》《都柏林人》《拍卖第四十九批》等16部经典作品,阐释斐洛、奥古斯丁、柯勒律治、本雅明、保罗·德曼、詹姆逊等
    刘林文学38.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现代以来的白蛇传改写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归结为启蒙、现实化、政治性与多元性四种特征元素,阐明改写的空间,具有首创性。运用互文性理论,将不同时期(从古至今)、不同地域(包括大陆、台港及海外)的白蛇传对照分析,具有宏观、整体研究的学术视野。作者在历史的尘埃中挖掘出大量改写白蛇传的作品,重点论及的作品近60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书研究涉及话本、小说、话剧、戏曲、影视、舞剧等众多
    李斌文学2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