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更新时间:2025-01-13 14:51:49 最新章节:跋 文字的品相——浅说岳南《那时的先生》
书籍简介
历史纪实文学大家岳南系列发轫之作,2024年修订新版。再现抗战岁月,大师群体,沉默而光荣的历程!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于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作品还着重对“研究院吃人事件”以及傅李冲突、同济校长与教授纷争、国宝被劫案等史事的真相做了细致探寻,对其中的人事纠葛、研究院与大学的制度等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兼述李庄镇传奇历史、风土人情和当地官僚、士绅在抗战前后不同的人生命运,对多年前的人物与事件做了详细的披露,读来令人忆往感怀、嗟叹不已。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时间:2024-10-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12个厌学孩子的真实案例,20万字采访实录呈现隐秘的少年心声!作者陈瑜深耕青少年心理十余年:曾就青少年心理问题被央视少儿等多家权威媒体采访。他发现厌学情绪正在学生群体中急速蔓延,不断升级,逐步转化为行动,即拒绝上学。陈瑜老师敲开孩子的心门,倾听孩子家长和厌学搏斗的成长故事。“我又受到校园霸凌了,甚至连学校都不敢去……”“我让父母去看精神科,最后却是我被抓进了‘改造机构’……”“从刷手机至凌晨3点,文学11.3万字
- 会员本书为历史类图书,主要时间跨度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是一本丰富、扎实的私人史及微观史。本书作者亚历山大·沃尔夫曾旅居德国柏林一年,研究自己的家族历史,本书即是这次调查的成果,该段历史涉及纳粹时期的德国出版史,一战、二战战场上的个人经历,纳粹时期的犹太人的逃亡、移民史等。该家族历史的中心人物是作者的祖父,20世纪著名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他在1910年23岁时成立了自己的出版公司,是最早挖文学2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日本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获奖作品;“译文纪实系列”最新力作,关于自然的又一曲悲歌;面对朱鹮这一物种的灭绝,与其追究责任,不如利用这个机会,从根本上反思:“对生命的慈爱”,是如何从现代日本消失的。Nipponianippon,朱鹮的学名象征着日本。这种美丽的鸟,曾经遍布日本全境。到1930年代,只有新潟县的佐渡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当地爱鸟人士为保护最后的朱鹮不遗余力……据佐藤春雄的观察,日本的朱鹮纪实文学16.2万字
- 会员本书从“浙江省最宏伟扶贫工程”之一的滩坑水电站工程兴建之路,到长广煤矿集团转型升级之路,再到“全球第二大火电厂”嘉兴发电厂倾力打造零排放壮举之路,以水、煤、电三个角度为切入点,以文学的形式全面地、系统地描绘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之路,再现了浙能人克难攻坚、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展示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方案。纪实文学1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