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社会信用建设实践:关键问题、实施路径和发展方向
更新时间:2024-03-28 20:03:21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简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历程,重点剖析解读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展。根据近十年建设实践情况,对公共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公共信用服务、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信用监管和公共信用评价、信用服务行业、政务诚信建设、社会信用立法等重点领域的相关概念定义、关键问题、实施路径以及后续发展方向作出分析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作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独立于世界其他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可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信用建设模式的论断。同时,还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战略定位、总体推进思路进行论述,并对重点领域建设方向和进展进行展望。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9-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卢盛羽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关于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部全景式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大量调研数据,对我国长期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和供给状况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对其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选择了安徽芜湖和浙江杭州,分别代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两个个案,实地考察了当地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设置、政策和服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社科21.3万字
- 会员本书是对1660—1860年英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专题研究,分析了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阐释了英国社会组织和政府对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认识与对策、采取的行动及其成效。社科19.9万字
- 会员《城乡社会学评论》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搭建平台、砥砺学术、拓展学术视野,进而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本书为第一辑,收录了8篇理论性文章,5篇田野调研报告,就城乡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建构、乡村发展的路径、大城市郊区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社科16.6万字
- 会员晚明至清中期的三百年里,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一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萌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关注女性问题的男性思想家。他们普遍地对女性的处境有一种同情与体谅,认可女性的价值与地位,对缠足、贞节观念、婚姻制度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书通过对李贽、唐甄、袁枚、章学诚、汪中、李汝珍、俞正燮七位思想家女性观的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本土解放女性思想的发展过程。据此可知,女社科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