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垃圾分类 重构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与垃圾治理探索在线阅读
会员

助力垃圾分类 重构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与垃圾治理探索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环境科学15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10 00:08:01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助力垃圾分类重构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与垃圾治理探索》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为主题,邀请了业内20余位专家,探讨了垃圾分类及回收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助力垃圾分类重构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与垃圾治理探索》主要包括在垃圾分类背景下城乡再生资源(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当前垃圾分类及再生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重点、痛点,典型城市、典型企业管理运营模式对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启示,信息化溯源、智能分选、前端减容等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四部分内容。《助力垃圾分类重构回收体系两网融合与垃圾治理探索》适合再生资源行业、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领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行业、循环经济领域等的主管部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以及关心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大读者阅读。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1-0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编
主页
  • 本书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书中邀请了十余位专家,从专家视角、政府行动、企业实践三个维度收纳了多篇代表作,用体系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秸秆等专项领域的成功案例解答农村环境治理之困,通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难点,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秸秆综合利用、报废农机处理等多个主要领域,总结、梳理近些年相关颇具成效的管理经验、市场模式及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编部门经济8.6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电力系统碳减排是服务“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侧从自身业务和技术优势出发,在电力消费侧全面深入推进电气化和实现能效提升,是贡献碳减排力量的重要着力点和创新点。本专辑针对如何进一步助力消费侧降碳减排的难题,汇集来自国家电网系统不同单位的35项优秀行动。
    于志宏主编工业11.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野对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模式和国内外典型区域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研究了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历程、现状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阶段整治工作的实施路径以及改善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宏观战略分析基础上,以北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为案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与评价,对北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周中仁工业12.3万字
  • 会员
    本报告基于对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长期实地调研与理论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梳理了甘肃省国家公园建设的历程与现状,旨在为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内容上,本报告深入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战略规划、生态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社区参与及利益共享等核心议题,同时结合甘肃省独特的地理、文化与生态特点,对国家公园在平衡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上海大学组编工业21.3万字
  • 会员
    船只停靠港口期间,燃油自供电既成本高又污染环境。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发展港口岸电是必然趋势。然而,推广岸电也绝非易事,需要解决理念、技术、商业模式等诸多难题。本专辑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广港口岸电、保护绿水青山的难题,汇集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的12项优秀成果,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国网方案、中国方案。
    于志宏主编工业5.4万字
  • 会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启动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引擎之一。本书聚焦于高铁开通这一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本书匹配了县级层面的农业生产数据、高速铁路线路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地理特征数据等,构造了我国2002—2015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从农业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的角度系统且全面地讨论以高铁开通为代表的交通基础
    秦志龙工业11.6万字
  • 会员
    本书致力于记录和传递青海高原高寒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具体细节和指导思想,创造性地运用煤炭地质学的理念,解决了高原高寒生态修复的问题,各学科交叉,各种科研难关的攻破,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示范性。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科研价值显著,对从事煤炭地质、煤矿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地矿类和生态类等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具有重要的赏阅和参考应用价值,推荐给相应的馆配渠道,高校图书馆,社会科研单位,具有
    王佟 王海宁 潘树仁等编著工业3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全球碳中和目标、中国部分碳中和实践出发,分析了碳中和路径中的关键因素,从区域、组织、产品层面详细介绍了实现可持续碳中和的关键路径;遵循碳中和承诺—碳减排—碳抵消的基本框架,重点介绍了重点领域低碳转型的关键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碳汇等。本书对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的碳中和实施人员在厘清碳中和概念、量化排放、制订减排计划及实施碳中和方面具备一定的指导性。本书适合所有对碳中和议题感兴趣的读者,包括
    陈春艳 段茂盛 郭智源等编著工业1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水资源物质稀缺性和经济稀缺性下的价值再定位、水资源资本化的转化及对应资本市场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理论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深化经济改革的要求。目前北京乃至全国水资源分配和管理运营,仍然停留在以政府为主导、局部经济效益获取为中心的配置方式上。本书立足于激活水资源完成由自然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升级,探讨实体经济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研究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曹和平等环境科学14.4万字
  • 会员
    作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涌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重大工程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却屡因环境问题而饱受诟病,在强调可持续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改善重大工程的环境管理绩效成为项目管理层的关键任务与核心责任。尽管个体积极主动的“绿色行为”对于项目环境管理绩效的改善意义显著,但在重大工程的环境管理领域长期受到忽视。本书根植于独特的体制和制度,以行政为主导推动项
    王歌 何清华环境科学13.3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在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全书共分12章,系统总结了渗滤液的预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脱氮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污泥与臭气处理技术,以及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方法等。本书介绍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技术细化到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每个单元以及工程安装和调试、运营等,内容系统、完整、案例内容翔实。读者对象:生
    王天义 蔡曙光 胡延国环境科学28.3万字
  • 会员
    世上所有的垃圾,都曾是源于大自然的"财富"。它们曾是火热的能量和珍贵的原料,曾是涌动的生命之流的一部分,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满足和快乐。可是从被丢弃的那一刻起,它们就变成了"废弃物",进入了另一个黑暗而隐秘的世界。这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精致之书,从自然界万物循环的原理出发,讲述了人类垃圾的故事--垃圾的"身世之谜",垃圾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纠葛,"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再大量抛弃"的时代所引发的严重
    自然之友环境科学4.8万字
  • 会员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显赫。本书分为三部分:价值篇、可持续发展篇、保护与建设篇,集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与普及性于一体。
    姚红义环境科学11.7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五章,针对国内外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技术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餐厨垃圾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重点介绍了餐厨垃圾三种主要资源化处理技术:堆肥化、厌氧发酵和饲料化处理技术,并对三种处理技术进行了综合全面的理论论述和技术分析,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弊端;详细介绍各技术的关键设备;并就相应技术列举具体工程案例。另外,本书也详细阐述了地沟油的产生、处理现状及理化特性,介绍了生物柴油特性及发展现状
    许晓杰等环境科学1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