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族地区财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更新时间:2021-01-22 20:11:58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制度等多要素的改革与创新中,更重要的是制度这一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财政制度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居于国家治理制度建设之首,要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把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基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民族地区政府治理框架下,财政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与细化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显著差异,更是推进民族地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有效性与务实性,为激励民族地区政府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创新动力与持久能力,更好满足广大各族群众与各类企业对公共服务的不同需求,在新发展理念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书从财政的预算、收入(税收)与支出三方面分析民族地区财政运行体系的共性与特性,在总结与借鉴典型发达国家州及其以下政府财政实践基础上,探寻我国民族地区财政在统一财政体制下差异运行财政体系的理论依据、问题根源与建设建议,提出民族地区财政在新发展理念引导下改革公共预算、差异性构建地方税体系及民生视域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8-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冬梅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的写作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和继承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思想与实践经验,以利于财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好地履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和政策。从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再到现代财政,财政发展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辅相成,也与中国的政治体制变迁相辅相成。全书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整个历程划分为11个阶段,真实记录党领导财政保障革经济36.4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经济21.5万字
- 会员本书将理论与实证方法相结合,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在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实施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跨国税源管理的漏洞及其深层次原因,借鉴国外跨国税源管理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跨国税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跨国税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正式制度约束的效用,发挥非正式制度约束的作用,增强实施机制的有效性。经济17.4万字
- 会员本书从我国地方债务演化过程出发,从三种不同口径对我国地方政府及全国各省市隐性债务进行测算,并使用AHP、KMV模型等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其中,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的形势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妥善处理好融资平台债务与融资平台转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隐性债务主要举债主体给出了路径建议。经济2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当前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效率为问题导向,主要研究财政国库现金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重点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现代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探讨当前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流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中央财政国库现金为例重点研究当前财政国库现金总量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财政国库现金存量结构调整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并重点评估财政国库现金偏离最优水平的效率,测算财政国库最优库库底现金余额,经济11.2万字
- 会员本书从税收征管效率、产业五联、增值税会计模式、重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多个作用机制入手,结合地区层面宏观因素、行业层面中观因素、企业层面微观因素,展现了“营改增”的会计信息效应。经济9.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