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既非财产、也不容占有:克拉丽莎对男权的抗争
更新时间:2020-08-21 17:02:48 最新章节:第12章 注释
书籍简介
《克拉丽莎》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小说。目前国内关于《克拉丽莎》的专著仅有一部,研究理查逊的专著也为数不多,本书广泛参阅英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克拉丽莎》的悲剧小说特性进行了界定,并揭示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哈娄家族财产婚姻观。本书对评论界有关《克拉丽莎》的相关争议进行了回应,尤其是就女主人公性格弱点和拉夫雷斯的性格复杂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品牌:南京大学
上架时间:2019-11-29 00:00:00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南京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菊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文学关注“人”,特别要表现人的“三性”,即:“兽性”“人性”与“神性”。设置“神性”的标准,不是为了达到“神性”,而是为了获得“人性”,不至于处身“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表现“人性”,总是不能离开“神性”的立场;文学是“人学”,总是要有“神学”的参照。这是文学的魅力。本书认为,相对于“启蒙”“革命”“批判”“生存”等现实主义要义,当代中国文学的力量也源自神学精神层面的“博爱”,“博爱现实主义文学20.3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四卷本“科学院版”《俄国文学史》的翻译工程如何全面呈现苏联时期一流学者所描述的从10世纪至十月革命前俄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梳理展示了这一千年间俄国文学的历史演变、艺术成就、思想价值、文化蕴涵和美学特色;在和国内外同类著作的比照中,揭示这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主导思想和编撰原则,发现其结构方式、方法论特点和话语特征,探明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建构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文学31.3万字
- 会员本书重点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文学中不同作家,在移动中呈现的多样书写形态与主题表达,即海外华文文学因果母题、家国与个人叙事、代际伦理中的母女、移动与空间的雕刻、未来科幻与人类的存在等,阐述了与时代有同构关系的人物形象,在性别困境中的女性自我想象与意义建构,伦理缝隙中的存在与反抗的介质,以及移动之后在母体与变体之间的主体性构建。进一步挖掘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移动时空中,文学书写的精神姿态、文化文学20.2万字
- 会员针对学界关于西陵词人的群体性质、词史定位等争议,本书基于大量新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对西陵词坛的群体构成、选本系统、创作风貌、词学主张进行了深入考察,从理论形态和实体形态两个层面揭示西陵词人的流派属性和反流派色彩。并在这一过程中,透视西陵词学精神的嬗变及其如何作用于明词向清词的过渡。文学24.9万字
- 会员彼得·阿克罗伊德的小说充满魅力,不仅因为作者讲述了一个个迷人的故事,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叙事手法,而且在于其蕴含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对其他民族的作家有重要启发,值得系统研究。本书以阿克罗伊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16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其叙事艺术、创作主题和社会历史语境的深度关联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旨在探讨作者如何用不同的叙事来表征强烈的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文学27.9万字
- 会员本书以“经典重估”的理念,对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重要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及重要文学理论问题作了再阐释,在观点、方法与理念上均有显著创新。全书除绪论和后记之外分上、中、下三编。总体特点是:视野开阔,有理论深度;观念更新,立足前沿;点面结合,方法多样。本书既能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使用,对重大西方文学的理论间题和文学史现象作出宏观的辨析与论述,又能通过具体文学文本作深入细致的剖析与阐释,把重大理论问题文学3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