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物联网原理、实践与解决方案 (清华开发者书库)在线阅读
会员

揭秘:物联网原理、实践与解决方案 (清华开发者书库)

周晨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计算机网络网络与通信9.6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28 14:41:49 最新章节:译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揭秘:物联网原理、实践与解决方案(清华开发者书库)从软件工业的角度,系统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及其实现方案。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十三章)介绍了物联网的原理与实践。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整体架构,然后依次介绍了物联网的五项基本要素——设备、连接、采集、学习和应用。对于这五个要素,均给出了相应的实践内容,包括能源、农业、医疗保健和交通方面的具体案例。第二部分(第十四章至第二十九章)介绍了物联网的解决方案。各章分别给出了物流、交通、工业、矿业、农业、医疗、建筑、能源等领域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均是基于前述五项基本要素来构建,便于读者深入理解物联网的架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书适合作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政府人员、物联网及其设备的研发人员参考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习使用。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7-11-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晨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通信行业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行业,本质上,通信其实是人类活动的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随着近代各项技术的进步,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在一代一代地更新迭代发展壮大。本书从人类发展中最原始的语言开始,描述了通信的作用,概要介绍了通信的基础,特别是无线通信的发展简要历程,到如今的5G技术以及不久到来的6G技术等,后续也畅想了未来的通信和其他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把7G、8G之后的时代归结为6G+时代。期待随着通信等人类
    张林峰计算机10.5万字
  • 会员
    HCIP是华为的中级认证课程,在HCIA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内容覆盖更全面,关键技术讲解更深入。相比HCIA而言,HCIP的内容覆盖了各种网络常用的技术,不仅有网络协议的介绍,还有华为产品介绍,以及项目相关的内容,如日常维护、故障定位、网络割接等。HCIP的内容在关键技术讲解时进行了深入解刨,如OSPF协议,除了基本工作原理、配置之外,还有路由计算过程,各种LSA协议结构等内容。本书分为两篇
    江礼教编著计算机12万字
  • 会员
    OSPF协议原理与功能拓展结合互联网路由技术发展趋势和基础网络体系重构对协议的新要求,详解OSPF协议机制、设计原理以及各类拓展功能特性,全书可概括为3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1~4章,主要围绕路由背景知识、协议基本原理与会话机制、协议状态机、报文格式等方面阐述,突出基于链路状态信息构建基础拓扑和全域拓扑的原理方法。第二部分包含第5~6章,阐述协议在消息约减、定时器以及区域互联之间的优化机制,进一步阐
    马海龙编著计算机15.9万字
  • 会员
    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HCIAR&S)是华为网络技术认证的入门课程。本书系统讲述华为网络技术的核心知识,共分为两篇:基础篇首先讲解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逐层详细介绍报文结构和相关细节,然后对工作在每一层上面的网络协议展开介绍;精通篇通过综合案例深入讲解网络安全、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让读者自己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本书面向想学习华为网络技术的初学者,对于有一定经验的网络技术爱好者,本书
    江礼教编著计算机8.1万字
  • 会员
    本书在介绍物联网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地讨论了物联网与智能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系统地讨论了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RFID与EPC、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智能硬件与嵌入式系统、物联网通信与网络、定位技术与位置服务、物联网智能数据处理、物联网安全问题,以及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每章都设置了贴近技术发展与读者生活的思考题来激发读者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为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物联网技术奠
    吴功宜 吴英编著计算机23.6万字
  • 会员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物联安防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智能物联安防基础、音视频基础、网络摄像机、网络传输技术、视频存储技术、视频大屏系统、安防云、人工智能安防、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安防安全、物联网与安防监控,以及安防监控工程规范等多个方面。此外,本书探讨了当前热门的物联网与安防监控整合应用,并展望了智能物联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应用,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智能物联安防领域的动
    王豪博编著计算机19.5万字
  • 会员
    本书用直白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路由交换方向CCNA考试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本书主要介绍OSI和TCP/IP模型、TCP/IP、以太网、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IP编址、操作与配置CiscoIOS设备、管理网络设备、路由基础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基础与RIP、EIGR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概述与OSPF协议、网络地址转换、广域网、访问控制列表、IPv6、二层交换技术、VLAN技
    田果 刘丹宁计算机22.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OPPO研究院的5G技术专家和国际标准化代表共同编著的一本5G技术的书籍。本书不仅介绍了5GNR标准的基础版本——R15,也介绍了包含URLLC、非授权频谱通信、非地面网络、定位技术、广播多播等5G增强技术标准版本——R16和R17。本书的特色是深入地介绍了从无到有、由粗到细的5G技术方案遴选和标准形成的过程,不仅可以作为从事5G研发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高校、企业中要投身5G-Advan
    OPPO研究院组编计算机63.5万字
  • 会员
    随着物联网、5G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支持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与低时延高可靠通信需求的日益提升,传统的资源管理与优化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移动物联网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为提升移动网络通信容量以及推动移动通信系统可持续发展,本书对智能通信与计算融合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面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泛在智能网络、面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智能网络服务延伸和面向通信与计算融合的智能网络算力增强三个部分。本书适合于通信
    宁兆龙 王小洁 董沛然计算机12.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中国联通积极响应“网络强国”战略,基于长期研究探索形成的5G智慧交通系统性研究成果结晶。本书深入洞察行业发展态势,以交通智能化需求为导向,针对5G、C-V2X、无人驾驶、车路协同、业务云平台、高精度定位及交通安全等关键技术展开全面细致的研究。本书注重技术理论与产业落地的紧密结合,给出了行业应用典型案例,对通信与交通行业的跨界融合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本书对于智慧交通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具有较强
    刘琪等主编网络通信13.5万字
  • 会员
    Thankstoitsextensivesupportformanaginghundredsofcontainersthatruncloud-nativeapplications,Kubernetesisthemostpopularopensourcecontainerorchestrationplatformthatmakesclusterm
    Zachary Arnold Sahil Dua Wei Huang Faisal Masood Melony Qin Mohammed Abu Taleb网络通信15.1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华为在企业“IPv6+”网络领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实践,以“IPv6/IPv6+”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实现原理为切入点,分析“IPv6/IPv6+”网络的应用场景、关键驱动力,以及“IPv6/IPv6+”网络演进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给出企业“IPv6+”网络演进的基本原则、路线规划和关键步骤,并详细阐述企业“IPv6+”网络的规划设计与演进方案,包括广域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园区网络、终端、应
    文慧智 王璇主编网络通信18.8万字
  • 会员
    我国已进入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尤其是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由此国家新近出台了一些列智慧城市的相关政策——“打造智慧城市”已然成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潮流。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国家政策如何?有没有智慧城市建设的优秀案例可借鉴?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金江军网络通信21.4万字
  • 会员
    云计算从概念诞生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广大读者对云计算的认知需求,也从当初的粗浅概念阶段,发展到希望深度探索阶段。本书以云计算架构技术为核心,从讨论云计算发展为起点,围绕云计算架构涉及的核心技术与商业实践展开。论及的核心技术包括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中间件、物联网、安全、管理等方面,涵盖了云计算的最新趋势、原理、特性及实践。本书针对希望了解云计算最新进展的读者和希望深入探索云计算架构技术的读者编写
    方国伟等网络通信25.7万字
  • 会员
    《未来移动通信论坛5G关键技术系列》从同频同时全双工技术的产生背景和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同频同时全双工技术的基本概念,描述了全双工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几种典型通信系统的容量,并重点分析了同频同时全双工的自干扰问题,以及从全双工节点和全双工系统等层面,详细介绍了自干扰消除和自干扰抑制技术。本书还介绍了全双工通信系统中的一些相关技术,包括全双工与MIMO结合技术、全双工功率控制技术、全双工多用户
    焦秉立 刘三军 张建华 辛永超网络通信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