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英文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在线阅读
会员

文明(英文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

韩震 李晓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4.6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31 20:36:25 最新章节:5. Exchange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for joint con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被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其所指应该是宏观意义上的,既包括这三个大文明,也包括了具体的公民文明素养,甚至涵盖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该书对“文明”的含义进行了梳理,阐释为什么“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并探讨如何实现文明。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5-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韩震 李晓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在知识创新与国运兴衰密切关联的现代社会,知识界思想认同不仅寄托着知识分子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多棱镜式思索,而且反映着不同制度理念、思想体系的人心角逐。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梳理和阐释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理论要义与国外镜鉴,进而从背景与格局、境遇与考验等方面研判和勾勒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精神版图”,尝试性提出引领与建构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当代进路,旨在从知识主体的角度拓展研究国家文化安全与意
    朱培丽政治22.2万字
  • 会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适应具体环境、历史任务及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发展性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与自信。本书作者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分析制度自信的思想渊源和各种维度,然后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基本内容、优势,
    李琨政治14.4万字
  • 会员
    契丹王朝先后建立东京、上京、南京、中京、西京五个京城。辽朝前期采取“分国而治”的策略,以东丹国控驭渤海故壤,以大辽国统治燕云汉地。此后,“分国而治”逐渐转化为“分区而治”,东京用渤海制度,南京、西京用汉制,上京、中京则是汉制、契丹制度兼而有之。诸多迹象表明,辽朝并不存在“京道”一级的高层政区,而是在中后期逐渐形成了财赋路和军事路并行的复式政区。辽朝后期,行国性质的政治中心在捺钵,城国性质的政治中心
    康鹏政治22.5万字
  • 会员
    多都并存制度是一个政权或王朝在国都之外另设辅助性都城以加强中央控制力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是多都并存制度起源并定型的时期。研究先秦时期的多都并存制度对认识我国古代都城制度并进而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对夏商周王朝的多都并存制度和春秋战国时期秦晋齐楚燕赵等诸侯国的多都并存现象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对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的产生原因及其深远影响进行了剖析,堪称古都学的一部力作。
    潘明娟政治24.9万字
  • 会员
    元朝所设刑部,既继承了唐宋金刑部的一般职能,又因情势变迁,特别是在蒙汉杂糅的二元体制中出现不少显著变化,其中一些更是直接影响到刑部以后的发展走向。因此,元代刑部可谓从唐宋至明清刑部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书以元代刑部为切入点,对刑部本身的渊源、建置、官吏与职能,及其在五府官中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详细考察,并进一步管窥元代政治的运作路径。
    陈佳臻政治17.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皇位传承这一中古皇权政治之核心问题,力图揭示特殊时代背景下皇位传承在不同时期之具体表现、前后联系与普遍规律,对相关重要政治事件与人物等做出新的阐释,系统梳理中古皇位传承中相关个体、家族与国家之命运纠缠,影响皇位传承之民族传统、门阀政治等关键因素,以及中古时代特质,藉此反映中古政治文化之变迁及意义。
    姜望来政治16.7万字
  • 会员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底定边疆”,形成了东到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西抵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北达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南达南海诸岛的辽阔疆域,奠定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多元化格局。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危机重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所要面对并解答的问题。本书以清代历史前后期为序,分述不同陆疆区域和海疆的演进历程,释其中
    马大正主编政治43.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的顶峰,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唐前期一直致力于户籍编造。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功用;
    孙宁政治15.8万字
  • 会员
    元代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蒙汉二元混合的政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监察机构职能的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土司制度的开创,以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为后代所承袭。元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陈高华 史卫民政治2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