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在线阅读
会员

北大微讲堂·天下之中与日中无影:神话想象天文学及其意义

王邦维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历史随笔1.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18 16:12:11 最新章节:第5章 附录:主讲人介绍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古代中国的先民,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居住的地区就在天下的中心,观察太阳在地上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确认这一点。但古代的神话中又讲,“日下无影”的地方才是天下之中。同样的问题,不仅中国有过,在印度,在巴勒斯坦也都有过。这是想象,还是神话?它怎么又会与古代的天文观察有关?其中是否还有更多宗教的或者政治文化的意涵?讲演者将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的材料,提出这些问题,不指望得到肯定的结论,但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邦维
主页
  • 会员
    王邦维主编的《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上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季羡林与东方学”研讨会上发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多数是季羡林先生当年的学生,后来又大多在北京大学工作,成为季先生的同事。也有的虽没有在北京大学学习的经历,但写了文章,也参加了我们的研讨会。文章的内容因此都与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和季羡林先生有关。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是学术论文,作者全部是北京
    王邦维中国文化49.8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文字和详实的历史资料,为读者描绘了中国从古至今的辉煌历程。从红山文化的早期文明曙光,到清朝的盛世与变革,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会看到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创新与文化繁荣,感受到春秋战国的风云变幻和诸侯争霸的激烈场面。书中详细探讨了秦朝的统一大业和法治建设,汉朝的帝国崛起与四方来贺。尤其是清朝部分,通过对康乾盛世的经济文化成就的细致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无
    江城子历史1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充满激情的笔墨,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争取言论自由,研究“文人论政”的传统及中国百年言论史。言论自由,乃文明社会的基本尺度之一,是世界的公法,人类进步的象征。早在上个世纪之初,自由、民主、宪政就已成为中国志士仁人不倦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一理想,宋教仁、邵飘萍、林白水、史量才、杨杏佛等奉献了宝贵的生命,梁启超、张季鸾、胡政之、成舍我、陈铭德、徐铸成等奉献了智慧、心血和毕生的精力。本书不是
    傅国涌历史21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发生在唐宋元明间的故事,以各种文人志士、名将帝君的趣味经历为主,带领读者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感受历史。
    一景之月历史13.1万字
  • 会员
    自建国以来,明朝就不断遭遇倭患,好在明太祖、明成祖雄才大略,加强海防建设,建有战斗力强大的陆军、水军,给予倭寇沉重的打击,让倭寇不敢肆意妄为。但是到了嘉靖年间,由于日本处于战国时期、倭寇失控,加上明朝海防变弱,导致倭患特别严重,生灵遭到涂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爱国将士纷纷投入到抗倭大业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倭事迹。但当时奸臣严嵩集团势力一手遮天,只顾自己的利益,将抗倭名
    吕笔活历史16.4万字
  • 会员
    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三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会议主要研究了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
    (美)爱德华·赖利·斯特蒂纽斯历史16.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葛剑雄先生的学术随笔集。内容主要分五个部分:对中国历史地理、统一与分裂的思考;读史书的札记或感想;对顾颉刚、谭其骧的回忆和怀念;对教育、人才、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一些意见;还有若干篇,谈论人口、移民和环境等问题。全书行文平实、观点广博,对文化、文明发展的批判性思考,更是发人深省。
    葛剑雄历史1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舅舅,也就是让我爱上读书与绘画的引路人,他答应要带我一起到鹿特丹悠久的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展开一次终生难忘的探险之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随笔29.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李瑞骅先生的回忆录。李瑞骅先生20世纪20年代出身上海中产阶级家庭。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后赴多伦多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主修的是钢结构设计;1952年回国。因抗美援朝之故,不得不绕道欧亚,历时1月有余,方达到上海。在华东工业设计院任副主任工程师。1954年,李瑞骅奉调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后又调建工部金属结构总局设计室任主任工程师,负责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
    李瑞骅随笔18.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纪实性为主,通过事件、人物、故事来描述中国李庄,文化抗战的港湾。该书集思想性、资料性、可读性、故事性、传播性于一体,从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了李庄文化抗战的豪迈景象,为传承中华文化命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罗鸣随笔14.6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角是民国时期一些不为人知的文化人,如画家次恺、徐志摩的学生华五、金石家谢磊明、中学教师吴鹭山、我党早期无线电通信员黄尚英、大学教授伍叔傥等,钩沉探隐,颇见作者功力。书中既有对人物的评介,还有些诗文考据。每篇文章均配有图片,资料考索扎实,具有相当价值。
    方韶毅随笔10.7万字
  • “银元时代的生活,讲起来,真有一番沧桑史。”——陈存仁,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名医,陈存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从细微处着笔,通过一个个故事,生动记述了上海由清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贸易、医药、民情、风俗,描摹了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遗闻轶事,上至文化界、商界、政界风云人物——章太炎、于右任、蔡元培、杜月笙、黄金荣、荣氏兄弟等,揭开这些奇人名流普通生活的一面;下至
    陈存仁随笔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