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模糊性的道德
更新时间:2019-01-11 15:32:09 最新章节:第7章
书籍简介
本书收录两篇随笔,是波伏瓦存在主义理论入门之作。《模糊性的道德》阐述了存在的双重性,并对人类的生存状况作了深刻的思考。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下,波伏瓦开始研读黑格尔、克尔恺郭尔、康德等哲学先驱的著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存在主义哲学观,提出了“存在的模糊性”的观念。她主张承担自身的存在,争取自由,让我们的存在处于向无限性开放的有限性中。正像那个古老的谚语所说的那样:“不管结果怎样,做你该做的事。”《皮洛士和齐纳斯》一文讨论人类行动的尺度、行动的目的和价值。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张新木
上架时间:2012-12-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是对科学与实在的关系、科学理论的结构及科学规律的系统研究。本书立足实体结构主义和广义的科学结构,对逻辑经验主义衰落之后的一些比较重大的科学哲学问题进行了一种综合性的探讨。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了科学合理性与科学实在论的问题;第二篇探究了逻辑经验主义衰落、结构模型主义兴起的原因,并深入分析科学理论结构中的不同模型;第三篇力图通过实体和结构的分析来开辟因果性与自然律的结构问题研究的新进路。本书代理论流派28.8万字
- 会员《黑格尔论自我意识》依据作者罗伯特·皮平在2009年阿姆斯特丹大学举办的斯宾诺莎讲座扩充整理而成。在《精神现象学》第四章里,黑格尔提出一个重要论断:“自我意识就是欲望本身”,而且这一欲望只有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中才能获得“满足”。本书对此提出了颇具开创性的解释,一边追溯其康德哲学的根源,一边显示它们对当代思想的持续意义。本书表明,黑格尔认为,康德关于意识的自觉性质的论述,必须被理解为实践哲学中的一种主理论流派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