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史笔红楼梦在线阅读
会员

奇文史笔红楼梦

林方直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38.7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3 17:15:1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从“奇文”、“史笔”两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当中隐藏的深层次含义。作者认为“奇文”是把“真事”“真味”巧妙地“隐”在文字里面,诸如:补天弃石的幻化历世,“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虎兔相逢大梦归”,凤意象,暖香坞春灯谜……都是具有深刻内涵的意象,而作者所做的是挖掘出其中令人惊异的奥义,从其绝妙的艺术编码中破译出意想不到的隐赜,将书中重大的思想意义和独特艺术价值展示出来。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林方直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共收评了63篇近年来较受观注的网络小说,分为现实篇、历史篇、幻想篇。现实篇指建基于现实生活,以当今生活场景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警察的明察秋毫、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白衣天使的精诚奉献、娱乐明星的叱咤风云、打工仔的埋头苦干;这里有爱情的甜蜜、生活的艰辛,以及职场的尔虞我诈。历史篇指描摹历史、以古代或架空的朝代为背景的作品。这里有唐代的雄壮、宋代的图强、明代的无奈、清代的崛起、民国的战斗,以及一些少
    聂庆璞文学24.8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聚焦于鲁迅、胡适、刘半农、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思想心态、文学观念、治学方法和友朋交往,解读著作版本、书信日记、报纸杂志等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亲历所得,从历史的纵深处揣摩和欣赏这批重要作家的境界、业绩、风范、情谊,让读者从不同侧面欣赏到他们的流光溢彩。
    商金林文学32.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当前国内系统地对王禹偁散文进行分体研究和整理的一部著作,体现了作者极高的文献解读能力,论文论证较为充分,对作家作品进行分体研究,准确把握了当前学术界的主流做法,选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研究也比较深入。王禹偁是北宋初期重要的作家,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他的散文对了解宋代古文运动的形成与发展和把握宋代文学的整体风貌有着很大的帮助。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除绪论和结语外,重在按文
    陈为兵文学18.9万字
  • 会员
    本书共计21篇网络文学评论类作品,内容包括流行文艺的现实表达与理想关怀、网文题材之变中的历史意识与时代精神、网络文学要增强文化责任感、在时代叙事中彰显文化身份,在寓教于乐中传递人文价值、网络文学的底脉是中华文化传统等。
    桫椤文学6.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该书集中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相关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思考成果。本书共收入文章31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本土文学溯源”,下编为“本土作家评论”。本书所指的“本土文学”,其概念外延可以逐步缩小:面对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是“本土”;面对中国文学,湘楚文学是“本土”;面对湘楚文学,永州文学是“本土”。上编的“溯源”,就是根据这样的层次概念进行追溯的,从文学与文化及人的生活、生命的关系开始
    陈仲庚文学20万字
  • 会员
    《作为方法的网络文学》是作者天下尘埃的一部网络文学方面的评论集,内容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小历史:在国家地方之间;第二章,新时代:正在发生的现场;第三章,主体性:我手写我心我口;第四章,网文风:网络场与文学化。
    天下尘埃文学16.3万字
  • 会员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问世数百年来,形成了广泛的大众阅基础,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帝王将相形象,本书以《三国演义》文本为基础,分析在历史大势中,这些人物角色做出重要人生选择的原因、心态、结局、影响等,并由小说人物联系到普通大众,提炼出其中对于大众读者人生的启示意义。身份不同,道理相通,揭示《三国演义》一书在文学艺术
    韩田鹿文学21.8万字
  • 会员
    文学的理解活动是一个对思想丛林的“以心会心”的自由穿梭过程,也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上的再度审美创造。本著依凭于哲学、美学、阐释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理论资源,对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踪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以文本为轴心和以“历史与美学的对话”为经纬,对作家各个时期的散文集予以细致的审美分析和艺术归纳,既是对文本的意义溯源,也是对文本的深度诠释,力图还原和勾画一个王充闾散文的美学图谱,令玄
    颜翔林文学27.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撰者在中山大学讲授《诗经》十年的讲义结集。具名“诗经讲义稿”,乃仿效傅斯年先生当年在中山大学讲授《诗经》之同名著作。然非为攀附,一为续中山大学《诗经》课之缘,二为显示二稿立意之不同:一属现代立场,一属古典立场。书稿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诗经》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下篇选取《诗经》要目进行讲读。全书之立意,乃从古典学角度出发,重在阐说《诗经》在中国古典社会教化意义之发挥。
    周春健文学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