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哲思在线阅读
会员

天下哲思

扈永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哲学知识读物16.4万字

更新时间:2017-05-19 16:45:43 最新章节:第24章 有一种力量是逻辑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品牌:凤凰联动
上架时间:2017-04-01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凤凰联动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扈永进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对“理念”与“思想”做出了明确的区分,首次把“俄罗斯理念”与“俄罗斯思想”直接关联起来。全书梳理了俄罗斯哲学思想的历史,但没有局限于俄罗斯哲学,而是广泛地涉及俄罗斯文学、历史、宗教、政治等领域,考察了19-20世纪初俄罗斯各界的思想动态。
    (俄)别尔嘉耶夫哲学17.7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的三个文本《对我的哲学体系的阐述》《基于哲学体系的进一步阐述》《动力学进程演绎》均出自谢林主编的《思辨物理学杂志》。这三个文本共同构成了谢林著名的“同一哲学”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也构成了同时代人和后世理解谢林的基本材料。
    谢林哲学26万字
  • 这本书是一个以思想为志业的学者,毕生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的集成之作。40年间物换星移,从青葱年代到暮色将至,思想者的岁月波澜壮阔。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苦追求真理,不仅要有直面骄阳的魄力,还需耐得住长久的孤独,接受可能的失败。尤其是在如今理想主义不再流行,人文精神被科技热潮消解殆尽的时代里,许多人可能不禁要问,这样的哲学探索究竟有何意义呢?当现代世界深陷精神困境,大多数人或是选择激流勇退宣布“哲学已死”
    金观涛哲学35.3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4编,共25章。全书从如何理解技术治理、如何选择技术治理、如何调整技术治理、如何控制技术治理四个问题出发,从哲学层面跨学科地切入技治思想研究、技治批评研究、技治实践研究、技治建构研究,归纳、提炼、创新了技术治理的诸多基础性问题和观点。
    刘永谋哲学50.3万字
  • 会员
    本书主题为“湛甘泉与明代儒学”,收录了《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湛若水哲学的心学定位》《杨简思想与阳明学》《王阳明无法撇清“近禅”批评的因果探析》《“实体”范畴与奥克肖特诗性的“社会”与“国家”观》等论文。
    程乐松主编哲学3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柏拉图的伦理思想”为论坛专题,刊载陈斯一、樊黎、盛传捷、苏峻、吴鸿兆等学者的论文《“生育”还是“观看”——柏拉图中的爱欲与不朽》《前两篇演说词中的理性与欲望》《正义与数——重思中克法洛斯父子的正义观》《理解柏拉图“日喻”的“三重障碍”》《盘诘、真理与真诚——重审弗拉斯托的苏格拉底“标准盘诘”解释》等。
    仰海峰主编哲学29.8万字
  • 会员
    《知道点中国哲学》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析中国哲学精髓的读物。它穿越时空的长廊,引领读者走进儒、道、墨、法等诸家思想的殿堂,探寻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之光。从孔子的仁爱之道到老子的无为而治,从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庄子的逍遥游,本书以生动的语言,揭示了中国哲学的深邃与博大,让读者在品味经典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与智慧的启迪。
    李睿编著哲学11.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孟德斯鸠研究为论坛主题,收有《孟德斯鸠论欧洲统一君主国》《孟德斯鸠理论中的“封建法”问题》《孟德斯鸠与古今自由之争》《施特劳斯学派的孟德斯鸠研究》等论文,以及书评与书讯若干篇。
    程乐松主编哲学35.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事哲学”为例,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学思想,讨论它如何进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如何通过叙事的方式被展现出来,理论的哲学与叙事的哲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话语,在这两端之间,才有了某种可比性。
    何云波哲学20.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这本书是一个以思想为志业的学者,毕生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的集成之作。40年间物换星移,从青葱年代到暮色将至,思想者的岁月波澜壮阔。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苦追求真理,不仅要有直面骄阳的魄力,还需耐得住长久的孤独,接受可能的失败。尤其是在如今理想主义不再流行,人文精神被科技热潮消解殆尽的时代里,许多人可能不禁要问,这样的哲学探索究竟有何意义呢?当现代世界深陷精神困境,大多数人或是选择激流勇退宣布“哲学已死”
    金观涛知识读物3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