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与千金方在线阅读
会员

孙思邈与千金方

金开诚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2.8万字

更新时间:2015-05-07 17:58:26 最新章节:第9章 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孙思邈与》介绍了孙思邈与《千金方》的有关内容。《孙思邈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上架时间:2011-01-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金开诚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
    (清)王维德撰 胡晓峰整理医学4.7万字
  • 国医大师刘尚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推陈出新,提出了“从膜论治”“引疡入瘤”的学术观点。本书系统阐述了刘尚义教授膜病理论的学术体系,探讨膜病概念及其辨证特色,总结其临床用药规律,深入阐述膜病学“在内之膜,如在外之肤”“在外之肤,如在内之膜”“肤膜同位,从膜论治”的学术内涵,并结合优势病种,介绍了从膜病理论出发治疗疑难病的处方用药经验。这是国医大师一生的经验结晶,有创新性,也为临床疑难病的治疗提供
    杨柱 唐东昕主编医学8.3万字
  • 围绕临床诊治以及慢病管理过程中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问题,以真实的临床故事及专业分析为抓手,以专业理论知识与通俗化解释为核心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克罗恩病属于不死的癌症,需要长期维持治疗,患者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无法找到客观、正确的答案。本书为患者提供规范、标准、客观、真实的科普知识,增加患者慢病自我管理的依从性和有效性,协助患者选择正确的生活调理观,为疾病达到稳定的维持缓解以
    陈延 张北平主编医学8万字
  • 中医智慧与健康丛书精心选取内容,从中医药历史、本草、诊疗和养生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历史传承、特色优势和优秀成果,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医史话》分册是介绍中医文化的科普读物,从中医的起源谈起,选取中医史上的重要人物、代表性著作、重大事件和重要成就等,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分专题写作,力求让读者了解中医文化的核心要素和中医学的整体脉络。全书汉英对照,图文并茂,内容兼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王笑频 尹璐 徐荣主编医学7.7万字
  • 会员
    本著作从千余种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80余种对中医咳嗽在理法方药有较为突出或较为系统的论述内容加以整理而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除重视传世文献总结以外,补充了散佚古籍对咳嗽的重要论治内容,弥补了以往有关咳嗽古籍文献挖掘与整理之不足;同时,本著作从临床与学术相结合角度出发,采用混合分类(指南分类结合学术分类)方法形成目录,通过目录对古籍原文依次展开,使咳嗽知识体系脉略清晰、上下关联、前后呼应,避免了以往古籍
    王凤兰主编医学31.7万字
  • 外感时行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寒、温表象是对立统一的,伤寒六经辨证体系和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三焦辨证体系都是以脏腑、经脉、阴阳、表里、寒热、气血理论为依据的,只是侧重不同而已,没有本质区别。伤寒学派以伤寒为一级病名,以统温病,并不完全否定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温病学家是以温病为一级病名,将《伤寒论》所述之伤寒限定为与风温、湿温、暑温、秋燥等并立的狭义伤寒。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寒、温辨证论治体
    刘绪银主编医学42.4万字
  • 朱生樑从医40余载,在中医脾胃病临床方面,潜心研究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清晰的辨治思路和系列方药,疗效卓著。总结朱生樑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中医从业者及脾胃病专科医师均有益处。本书共分3篇,上篇系统梳理了朱生樑的流派传承、医事传略,中篇全面总结了朱生樑的学术思想、7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经验、近20种常见脾胃病验案、20则医话医论、5首经验方、26个药对解析,下篇简要介绍了朱生樑
    周秉舵 王晓素主编医学19.2万字
  • 本书主要针对临床常见多发病,如颈椎病、漏肩风、肱骨外上髁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预后、预防、调摄养生等做了全面的介绍。在临床治疗上,不仅运用了传统针灸的针法、灸法。而且还应用了其他现代针灸的新疗法和中药的内服、外用等多种中医药常用治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瞄准疾病“靶点”,精准治疗,发挥中医针灸在治疗中的优势作用。本书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可供临床中医师
    钟光亮 夏会娟主编医学11.5万字
  •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格致余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名医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历史上,其书对繁荣学术,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据元刻本整理。全书1卷,医论42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为病“的医理,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主张运用滋阴降火及理气、祛痰、行瘀诸法,从本求治。论中
    (元)朱震亨撰 施仁潮整理医学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