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中国文化13.3万字
    7.9万人气
  • 会员
    所谓”礼记”,就是关于“礼经”的“记”,即对“经”的诠释讲解,是礼学家对礼经的解释以及他们所采择的各种意见的辑录。《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就是这类的书。《大戴礼记》,相传是由西汉时期的礼学家戴德编纂;《小戴礼记》,相传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德之从兄子戴圣编纂。《小戴礼记》,也称为《礼记》,凡四十九篇。本书是对《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全文注译。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出题解,扼要概括通篇内容旨意。其次出正文,正
    中国文化63.1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这本打通《易经》与《内经》、易学与中医学,并阐明张景岳《医易义》思想的名著,真知灼见,独步高论。中医工作者和玩《易》者不可错过。张景岳说:“以《易》之变化参乎医,则有象莫非医,医尽回天之造化;以医之运用赞乎《易》,则一身都是《易》,《易》真系我之安危。《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
    中国文化35.4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
    理论18.9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著作,深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喜爱。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书,《冰鉴》强调声音、容貌、神态、气色的密切关联,注重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介绍了识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鉴》中,作者以《周易》的高远思想境界关照、解析《冰鉴》,不仅详细讲述了透过外表看到他人本质的具体方法,还揭示了依靠修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深刻哲理和具体途径。
    中国文化6.1万字
    7.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内容取材自中国经史子集中有关妖怪的记载,包括《山海经》《子不语》《酉阳杂俎》等,广泛参考现代学术研究,以白话的形式,演绎为故事或整理为档案。全系列总计数百种妖怪,分为山精、水怪、巨兽篇。顺序逻辑由山精、水怪等小物开始,以“巨怪”类别压轴,视野逐渐开阔磅礴,最后以“创世级”做全书的升华。
    中国文化16.2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的成名作,最初是奉美国政府的命令,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本书于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
    各国文化17.7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系辞传》是用来解释《易经》的,使之不仅止予占卜,还进而成为一套哲学理论。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系辞传》的思想十分复杂,内涵极深。故此,历来有不少人去注释和研究它。作者穷其三十年修易之功力,溯本追源,把这套很多现代人用于占卜术数和商业管理的伟大的中国哲学理论,化为现代人人人能读
    中国文化12.2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郭德纲。“说起来谁都不信,我其实是一个好静不好动的人。”郭德纲在“郭论”系列的《捡史》中说,“最近下雨,我每天在家里坐着,读读书,看看戏,就觉得很快乐。”他喜欢读史,“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古人说‘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就是这个意思。”《捡史》是百万畅销经典“郭论”系列的第二篇。郭德纲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复盘一场场暗流汹涌的权力游戏,剖析君臣博弈法则,发掘出人性的精妙幽深之
    随笔20.8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总共十八万字有余。《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作者似乎就是黄帝和岐伯等人。其内容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本书注译者选择了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译,在
    中国文化16.8万字
    7.7万人气
  • 会员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
    中国文化29.5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各国文化17.2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四库全书》是由纪晓岚等多位官员、学者主编,多人参与抄写,耗时十三年而成的丛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基本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是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完备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精华》在忠于《四库全书》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重点、有选择地收录,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领略传统文化的无
    中国文化31.6万字
    7.6万人气
  • 会员
    一位四川高校的青年教师,被外派到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印度理工学院担任汉语教师,成为该大学的第一位中国教师。在印度的两年间,他面对面采访了富人老板、学界精英、贫民窟居民等三十余人,透过他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印度声音。此外,他游历了艾哈迈达巴德、甘地讷格尔、阿嫩德等24座印度城市,探索印度的文化、宗教、教育、科技等问题。作者曾在天涯上连载在印度的工作经历,引发二十万网友热议。
    各国文化20.1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有很多,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尔在聚会间,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高谈阔论,这有多好,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
    随笔41.4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
    中国文化81.2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此《周易话解》与坊间“白话易经”一类版本不同,以我们日常生活经验来解说《易经》的内涵,因此明白、易懂,是宣扬中华文化之珍本。刘思白研究易学至四十余载,今欲本其所得以贡献于世人,乃著为《周易话解》,深者浅之,晦者显之,有难言诠之处,则引古人古事,以比附而佐证之,苦口婆心,务使人了解而后已。——史菡(清末举人、书法家)刘子思白,惧后学索解难,而作《易》之旨之终晦也。余以其为说《易》简,足以传
    中国文化20.2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家风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家庭的风气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们就要让它长长久久。曾仕强教授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而精确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曾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中国文化11.4万字
    7.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刘君祖先生依经解经,贯通经典,观照现实,分别对《黄帝阴符经》和《天机经》进行了解读。《阴符经》不过短短四百余字,《天机经》亦不过两千余字,却皆为道藏经典。两书合观,读者尽可于千余字间沉潜,掌握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体悟道家智慧和修养方法,“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览粲然义理,察古人心迹,登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中国文化7.1万字
    7.4万人气
  • 会员
    《古人名字解诂》解释了上自先秦、下至清代的古人名字10330个,从数量和时代跨度上,都大大延伸和扩大了古人名字训诂之学。书中所揭示的名字训诂之学的体例、方法和相协方式,从清代王引之的“五体六例”,扩充到了二十二种,堪称名字训诂之学的继绝开新之作。
    文化研究77.9万字
    7.4万人气